市县动态

达州市达川区供销社齐心协力抓发展 为农服务重实效

  • 时间:2014-10-22

  • 浏览:170

  • 来源:

  • 作者:杨绣曲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今年1-9月以来,达州市达川区供销社全力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9.13”洪灾中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共筹得爱心善款1.29万元,为部分受灾群众和供销社重组职工送去了一份爱心。在全系统范围内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和“打非治违”活动,确保了全系统烟花爆竹依法安全经营。1-9月全区供销社系统完成商品总购进(含开门开放办社)6.11亿元,同比增长29%;商品总销售(含开门开放办社)7.89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利润337.29万元,同比增长44%。概括起来,我们主要做到“四个加强”:

  (一)加强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建设。一是自今年4月达川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成立以来,达川区供销社认真组织实施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工作,通过深入调研挖掘、筛选,制定了全区特色农产品培育方案,并及时上报区委、区政府,争取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二是自乡(镇)供销分社建设试点总结会议和综合改革试点推进会议后,在管村中心供销社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12个基层社为依托,创建了“开门开放”吸纳有经营和经济实力的经营户、种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加入的恢复重建乡(镇)供销分社模式。目前,全区12个中心供销社的乡(镇)供销分社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力争在12月底完成全区54个乡(镇)供销分社的恢复重建工作。同时,达川区供销社已于7月中旬向省供销社上报了综合改革试点方案,8月省供销社杜春茂副主任一行来达川区供销社调研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调研中杜主任一行肯定了达川区供销社在研究和制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中的积极探索。三是积极争创全国先进县级供销社和标杆基层供销社。达川区供销社已于9月初向省供销社上报了争创全国先进县级供销社的相关材料,同时,在全系统基层供销社中筛选上报了管村中心供销社和石桥中心供销社创建全国标杆基层供销社的相关材料。

  (二)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建设。一是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年初农化服务任务,现已在亭子建成了达县绿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堡子建成了达县堡子镇郭家坪种植专业合作社。二是加强了农化服务网点建设。按照以党建带社建支部“1+2”建设模式,通过调查摸底,分别在石桥、河市中心社辖区新建了两个社区综合服务社;在麻柳、石梯两地新建了庄稼医院,并已投入营运。三是继续加强了全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管理和指导工作。四是在麻柳镇开展大田托管服务调研工作。目前,正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农民的支持,尽早为农民种田提供“菜单式”、“保姆式”服务,实现供销社与农民双赢。

  (三)加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一是继续加强烟花爆竹连锁配送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依法安全规范经营。二是健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今年8月对建成的河市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引进业主入驻,开展正常经营,进一步规范再生资源市场。截止9月底在赵家镇碑高乡、河市镇长航社区新建了2个乡级再生资源回收站和亭子镇群力村1个村级再生资源回收点。三是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及回收利用知识培训,截止9月底,全系统共开展村民培训10000人次,促进我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四)加强农产品营销平台建设。一是由区供销社的指导,达县益民农产品有限公司具体承办建立的达川区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已顺利竣工,并于7月30日开业营运,从两个月的经营情况来看,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的建立得到市场认可以及川内、川外特色农产品厂商的青睐。二是加大培育达川区特色农产品力度。通过对百节乌梅酒、雷音铺蓝莓、龙会茶叶、米城大米、葫芦山胡椒油、石梯珍珠豆瓣、石梯豆干等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品牌进行商标注册,QS认证、条码地理保护标志,绿色有机认证、包装等工作,为达川区的特色农产品能上规模、创品牌,逐步走出川外打好坚实基础。